大山包的最佳旅行时间是秋冬季。8月初至10月初,山上的养花、燕麦、芳草地成块成片,层层叠叠,色彩斑斓,把苍凉的大山包点缀成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幻世界。此时的大山包,可以称得上是摄影者的乐园,常可以看到专业摄影师扛着设备四处选景。另外云南北部是全球黑颈鹤最大的栖息地,在大山包的冬天还可以看到黑颈鹤。
位于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昭通古文化遗址位于昭通市城北北闸镇塘房二社过山洞村。洞长40多米,洞宽10米有余,最高处约5米。1982年,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枚人牙化石。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定名为“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的空白。继发现过山洞后洞内旧石器遗址后,又在前洞口左侧倒塌的岩脚下发现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前高后低,遗址向内形成斜坡,地表面暴露的是多块陶碎片。初步探测,文化层深1米余,分布面积10平方米左右。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磨制较粗糙。陶器以夹沙红陶居多,夹沙灰陶次之,均为索面。器形有长颈尖底罐、单耳圈足罐、环底钵、平底小杯、折沿罐、釜形器等。
建议游玩1-2小时
高原大陆季风气候;昭通古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四季皆宜出游。
昭通市博物馆位于昭阳区北部新区昭通大道中段,于2011年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是昭通市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3722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展区面积6500平方米。博物馆外观由一艘气势恢宏的大船和一方古朴的汉印组合而成,取承载历史、开拓进取之寓意。昭通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6千余件,文化形态多样。博物馆依托悠久的历史,借鉴国内博物馆先进的陈列布展经验,在固有的文物陈列及图片展示上辅以科技手段制作了场景复原、视频投影、动画等,陈展内容丰富。现为观众精心推出了《远古足音·悠久历史》、《革命老区·红色记忆》、《民国昭通·喋血抗战》、《团集家园·民族风姿》、《展翅腾飞·走向未来》、《文光溢彩·人才辈出》等六个展厅。昭通市博物馆秉承现代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现已成为传承昭通历史、弘扬昭通文化、展示昭通形象的重要阵地。
建议游玩1-2小时
高原大陆季风气候;昭通市博物馆展示了从远古到现在昭通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再现了昭通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四季皆宜出游。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