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城市,地处我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上、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我国重要的漕运枢纽、盐运要冲,并在此驻扎有漕运总督署,因此淮安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大运河淮安段现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淮安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大军事家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皆诞生于这片土地,更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以其悠久的历史,留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拥有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0余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安也是四大名菜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建有一座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是了解淮扬菜的最佳去处。
这次来到淮安一共游玩了3天2晚,去周恩来故居缅怀了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去河下古镇感受了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沧桑;夜游里运河文化长廊领略了古运河的魅力人文;去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放松身心,沉醉于那数千亩的水杉林之中;去洪泽湖被1000多年前的宏伟工程洪泽湖大堤所震撼…
虽然自小长在北方,但对于江南水乡古镇却却格外的喜爱,也许是那古朴的石板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亦或小桥流水般的柔情,无不吸引着我前去。自从在南方工作生活后也曾走过不少古镇,但唯独这个古镇更让我着迷,它就是河下古镇,虽然这里并不属于江南地区,却有着江南水乡古镇的清丽婉约与古朴宁静。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的淮安,地处南北地理“秦岭-淮河”分界线上,且是古邗沟(中国大运河最早的河段)入淮处的古末口,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之久,虽然曾经去过很多古镇,但历史如此之久的古镇确实少见。如今河下古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且向大众免费开放。
历史上的河下古镇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及盐商重镇,公元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中国大运河最早的邗沟,并在河下古镇(当时称为末口)沟通长江与淮河相连接,极大地方便了军队和粮草运往北方,在清朝时期朝廷派遣盐运史驻扎河下古镇主管盐政,那时沿海地区所产的淮盐皆要运输到河下古镇进行检验,之后再运输至全国各地,足可见河下在当时的地位。
河下古镇还是文化重镇,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其中明清时期的河下古镇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其中一名状元、两名榜眼、一名探花,是远近闻名的“进士之乡”,更是被誉为“全国进士第一镇”,河下古镇历代著名的名人有:秦汉军事家韩信、唐代诗人赵嘏、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等。
据当地文献记载,历史上的河下古镇拥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0余处园林及60多座牌坊,时至今日虽然很多都早已不见,仅保留下来了一条长约2公里的石板路街巷,但历史风貌依然保存比较完好,整个石板路两侧的建筑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是目前淮安区(楚州古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区。
石板路贯穿古镇中心,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两侧是一座座明清风格砖木结构的民宅,而且这些民宅中至今依然生活着当地的居民,站在石板路上聊天的人、房屋外晾晒的衣服以及时而飘来的饭菜香味,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你诉说着河下古镇的千年历史岁月,依稀可见当日的繁华景象。
石板路可以说是这里的灵魂,蜿蜒曲折向远处的转角处,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石板路早已变得非常光滑,每一块石板长1米,宽0.5米,至于有多少块石板我没有细细去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山的小镇子,数量如此之多的石板是从何而来,当然那时这里的水运如此发达,从外地运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在这条石板道两侧还有许多的小巷子,转身走进小巷子中,同样是石板路延伸向远处,两旁皆是古朴的居民房屋,一只猫咪透过窗户望向我这位不速之客,时光此时似乎一下子静止了下来,永远定格在了这幅画面之上,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转角邂逅陌生的奇妙感觉。
河下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有“淮扬名菜第一镇”的美誉,走在街巷边上有许多家当地特色美食店,就比如这道当地最知名的钦工肉圆,属于淮扬菜经典菜肴之一,并且已被列入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工肉圆是用肉泥制作而成,吃起来弹性十足、味道鲜美。
另外,河下古镇的“茶馓”也是当地一道著名的特色美食,现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下茶馓诞生于明末清初,在乾隆年间最为兴盛,茶馓主要材料有白精面、芝麻油、细盐及白糖等,制作茶馓主要在于其工艺之上,需要将揉好的面团拉成一道道细纤纤,然后再放到芝麻油中炸制,炸出来的茶馓非常之细,颜色呈金黄色,吃起来脆脆酥酥美极了。
走不多元可看到一座与周边建筑有着明显区别的楼阁:文楼,这是一座始建于清末的状元楼,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纪念当地状元沈坤和叶允武而建,红色的门匾彰显着这座楼宇的地位。
目前这座文楼是一座餐厅,很多人来到这里品尝文楼著名的汤包。不过,在文楼吃饭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吃饭前先要对对联,如果没有对出对联则要请对方吃饭,在院落的墙壁之上就有半幅对联,据说是乾隆帝带着纪晓岚来到河下古镇,当地人对了上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虽然纪晓岚才华横溢但始终没有对出这幅对联。那么,你可对得上?
在古镇的一侧还有宋代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祠,梁红玉大战黄天荡的传奇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也一定为梁红玉的英雄气概所震撼。早期的梁红玉祠后期毁于兵火,如今重建了一座梁红玉祠,大门坐北朝南、高大雄伟。
为纪念抗金英雄梁红玉,在梁红玉祠一侧还建有一座梁红玉的塑像,高1.7米的梁红玉塑像站立于神台之上,梁红玉塑像手持宝剑、神采飞扬、英姿飒爽,如今是河下古镇地标性建筑之一。
逛完河下古镇,最大的感受就是古朴宁静,可能是这里所处位置苏北地区比较偏僻,亦或宣传不到位,以至于知道这里的游客相对较少,但却非常值得一来。
随之,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故居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包含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河下古镇三处景点,来到淮安旅游非常值得一去,且不要门票,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专程来此缅怀周总理。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市东南淮安区的驸马巷中,故居按照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房屋原貌进行修复,整个故居由两个宅院组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恩来故居共有32间房屋,包括周恩来读书房、出生的房间、父母的房间、周恩来家世、图片画展等。图为周总理童年时的读书的家塾馆,基本上按照原貌进行布置,处处透露着古色古香的气息。
继续往前走来到另外一个院落,这里是主堂屋、厨房以及院落中还有一口水井,水井至今依然有水,水质清秀且特别的凉,当时的生活用水皆取自于这口井。
随之来到故居的后院院落,后院占地700多平方米,周恩来童年的时候曾跟随乳母在这个院落中种植瓜果蔬菜。在后院还有一株素心腊梅,据说是周恩来出生时祖父栽种的,如今腊梅枝叶繁茂,非常旺盛,若是冬天腊梅花盛开,整个院落都可以闻到腊梅的香气。
腊梅树旁有一个长廊,是后来建成的周恩来墨迹碑廊,在长廊中间放置有一块碑刻,周恩来年少时立下的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中华儿女。
参观完周恩来故居后,我们又来到了距离故居约1公里处的周恩来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建成后于1992年对外开放。整个纪念馆占地约600亩,包括纪念性建筑群、纪念岛及三个人工湖,这里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在人工湖边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四方形建筑,这里是纪念馆的主馆,建筑高26米,与南京的中山陵高度保持一致,其中主馆是四方形、内八角建筑,四面八方寓意着周总理的精神永存且照耀着祖国大地。
登至主馆最高层,可俯瞰整个纪念馆整体风貌,其中主馆背后的建筑从高处看恰好组成“八一”的字样,有八一南昌起义的寓意。另外,这里的建筑群还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继续往后走便来到了周恩来铜像广场,广场上有一座总高为7.8米的铜像,铜像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守仁设计创作,铜像重大2吨多。只见周总理面带微笑、双手叉腰,多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周总理啊。
周总理铜像背后是一座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建筑,始建于1997年,历时1年多建成并对外开放,逛到这里可以发现,这里的建筑及雕像都是在一条中轴线之上。仿西花厅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回字形建筑群,按照中南海西花厅1:1的比例建造而成。
在建筑的后排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生活工作的地方,依次有周恩来卧室、办公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及后客厅等房屋。
淮安,谈不上知名,却也是一座有着5000多年历史、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淮安更是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与运河相伴而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此后在明清时期,淮安已是全国的漕运中心,在这里相继设置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因此淮安也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大运河淮安段现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而里运河又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建的河段,所以如果来到淮安,一定要夜游里运河,夜色下的里运河水韵流动,两岸灯火绚丽。乘一艘画舫观沿岸夜景,灯火照射下的清江浦楼、国师塔、清江大闸、常盈桥等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大运河的繁荣。
淮安里运河全长30多公里,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沿岸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景观大多历史悠久,见证了昔日淮安作为全国漕运中心的兴盛,可以更好地展现淮安千年运河文化和运河魅力。于是,当地政府在里运河核心段打造了这处里运河文化长廊,成为了淮安旅游的又一城市名片。
里运河文化长廊,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区、1段遗产河道及遗产点5处。最惊艳的当属夜游里运河文化长廊,从清江浦出发,沿途经过中洲岛、清江浦楼、清江大闸、石马头桥、常盈桥、长征桥等景点,全长大约许多40分钟的时间,一座座建筑在灯火照射下尽显古色古香。
另外,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落户淮安,当晚我们还在河畔遇到了央视摄制组在此取景,足可见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夜色之美。
在码头入口不远处的广场上可看到一座耸立的高塔,这就是国师塔,国师塔是为纪念顺指皇帝老师玉琳国师而建,始建于1735年,不过后来毁于兵火,如今看到的国师塔为后来重建而成。
重建后的国师塔九层八面,高62米(玉琳国师62岁),巅立在里运河清江浦畔,背后是香火旺盛的慈云禅寺,如今是里运河文化长廊起始段的必打卡一景,特别是夜色下的灯火通明的国师塔,古朴而又庄严。
乘坐画舫游览途中,最先经过的是中洲岛,中洲岛为当时清理河道淤泥堆积而形成的岛屿,处于里运河与越河之间,整个中洲岛呈长三角形,占地40亩,岛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清江浦楼,临河而立,为中洲岛著名一景。
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清江浦楼为后期修建的,修建于2003年,整体高23米的楼阁式仿古建筑,夜色下的清江浦楼灯火辉煌,飞檐翘角,甚为壮观,不仅是中洲岛的地标建筑也是里运河最佳的观测点。白天的时候也可以进去逛一逛,在清江浦楼内陈列有乾隆南巡时题错的“清江浦”。
再往前,可以看到一座石桥一样的建筑,这里就是清江大闸,历史上这段河道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经常有船只在此覆没,为解决水患而修建了这座石闸,清江大闸是运河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石闸,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闸门高10余米,宽7.3米。
船只继续行驶,往前以此穿过石马头桥、常盈桥、水门桥、长征桥、北门桥等,每一座桥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就比如眼前这座常盈桥,整座桥为廊桥造型,与成都的九眼桥非常相似,造型古色古香,是里运河段上最美的一座桥。
夜游里运河船票价格30元/人,价格并不贵,关键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千年古运河的文化底蕴、更深刻的了解这座因漕运而辉煌的城市,而且里运河两岸的夜景丝毫不亚于南京秦淮河夜景。
历史上的淮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漕运咽喉及盐榷重地,并在此驻扎有漕运总督署,因此淮安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除此之外,淮安也是四大名菜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淮扬菜的历史,淮安还建了一座以淮扬菜为主题的博物馆,即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淮安市清河区,于2009年建成并开馆,整个博物馆占地近10亩,投资5000多万元,是目前中古最大的以菜(淮扬菜)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且免费开放,为淮安又一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
走进博物馆最先看到的是一组雕塑为天厨星,历史上的淮安旧城西北隅有一勺湖,岸边有一座老君殿,是当时的淮厨帮会祭祀天厨星的场所,据传说天厨星是老子李聃的家用厨师,后李聃曾在淮河边上的山里修行,被尊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于是将他提携为“天厨星”,在淮安很多的饭店都供奉有“天厨星”。
江苏这片土地是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而淮安气候适中,加上这里河流密布、湖泊众多,为创作美食佳肴提供了丰富的食材,据考证早在4-5万年前,淮安就有饮食闻名的诞生,之后逐渐传承演化渐渐的开始追求健康养生饮食,在西汉时期就有相关食疗的记载,是淮扬菜发展的铺垫。
而且在古时,淮扬美食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最为显著,淮安有“九省通衢”之称,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人流量非常大,极大地促进了烹饪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当时的美食文化发展也是朝着繁荣发展,而且很多的菜品都是从农家菜改良而来。
整个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淮安民俗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古黄淮博物馆及品尝馆,也就是说,在这里不仅可以深入的了解淮安民俗、淮扬菜,这里还是一个饭店,可以品尝最为正宗的淮扬菜,藏在博物馆中,可以说非常的隐蔽了。
在博物馆中拥有许多的实景展厅,图为“五十眼大灶”,在《清朝野史大观·河厅奢侈》中有记载当时的淮厨做菜时的景象,厨房中拥有煤炉数十个,凡是有高档宴席,一个厨师专门负责一量道菜肴,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厨师专注于钻研这一两道菜肴,可见当时淮厨对于烹饪技艺的要求之高,才有了后来的“开国第一宴”。
淮扬菜食材朴实,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但做工非常精细,加上口味适中,基本上符合大多人的口味,所以如今的国宴大多以淮扬菜为主。说起淮扬菜最著名的一次国宴当属1949年10月1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盛大国宴,当时宴会的菜肴就是淮扬菜。
随之我们走进博物馆内的餐厅,品尝了一大桌美味的淮扬菜佳肴,有软兜长鱼、大煮干丝、茶馓、钦工肉圆、清蒸鲥鱼、清炒虾仁、蟹粉狮子头、千层油糕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这道软兜长鱼,1949年9月30日,建国前夕在中南海举行了一场晚宴,一共六桌,当时的菜点也是淮扬菜,而这道“软兜长鱼”是第一个被端上桌面的菜点,因此被誉为“共和国第一菜”,这是淮扬菜的至高荣誉,如果来到淮安一定要尝一尝这里的软兜长鱼。
另外,淮安的特色美食钦工肉圆和茶馓也非常有名,其中钦工肉圆是淮扬菜中经典的菜点之一,现在已被列入了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工肉圆在清代时曾是“贡品”,吃起来光滑细嫩,且极富弹性,民间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的说法。
茶馓是江苏知名的传统名小吃,据悉茶馓源自清朝末期,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中茶馓又以淮安的岳家茶馓最负盛名。记得小时候就经常吃,在我的家乡叫馓子,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制作方法类似,吃起来又酥又脆,独居风味。
如果去淮安的话,记得一定要到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看一看,了解下特色的淮扬名菜,当然也记得一定要品尝一下,味道说不出的美。
淡水湖,顾名思义是指以淡水为主的湖泊,我国拥有许多的淡水湖,大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下游地区,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最为知名,被称之为“中国四大淡水湖”,不过这其中之一的洪泽湖相对要低调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洪泽湖在哪里。
洪泽湖,地处江苏与安徽的边界、淮安与宿迁境内,目前为淮安与宿迁共同管辖,其中洪泽湖南边为淮安、北边为宿迁。唐宋之前的的洪泽湖原本是一片小湖群,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公元1855年,黄河在淮阴以下夺淮河河道入海,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加之黄河河道较高,河水倒灌至淮河,淮河水位不断抬高,原本并不相连的小湖泊因水流的增加而连成一片,形成了洪泽湖,当然后来建造的洪泽湖大堤阻拦淮河水,才是洪泽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洪泽湖还是淮河流域的大型航运枢纽,渔业、水产品等非常发达,有“日出斗金”的美誉。而且洪泽湖 历史悠久,湖面辽阔,自然景观、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我这次前去的是位于淮安一侧的洪泽湖。
这次淮安洪泽湖主要游览古堰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景区内拥有洪泽湖大堤、水釜城、勤廉教育馆、渔人湾及欢乐园等景点,是一个集休闲、生态、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由于来这里的游客相对较少,多了一份宁静与悠闲。
洪泽湖大闸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苏北地区“淮蟹”的代表,并于阳澄湖大闸蟹并称“南北双雄”。在勤廉教育馆我们看到了洪泽湖大闸蟹的卡通形象“朋朋”和“谢谢”,取自“螃蟹”二字的谐音,其中红色的“朋朋”寓意未来的洪泽湖大闸蟹产业红红火火,绿色的“谢谢”则代表着洪泽的绿色生态无污染。
在卡通形象一侧为淮安洪泽“金堤永固”勤廉教育基地,位于渔人湾景区内,金堤永固值得是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重要的防洪屏障,有“水上长城”的美誉。
教育观内一共分为五部分: 水乡春秋、治淮润泽、蚁穴溃堤、正风肃纪和警钟长鸣,主要介绍了历史上重要的治理淮河的勤廉事迹,同时也警醒现在的管理部门对于未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价值观,让“金堤永固”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是一处教育观,我认为这里还是比较值得一去的,对于了解淮河、了解洪泽湖有很大的帮助。
来到洪泽湖古堰景区,重点是游览洪泽湖大堤这项重要的防洪工程,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码头镇南至蒋坝镇,全长70多公里,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有乾隆御碑、信坝遗址等景观。
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之后经历多个朝代的不断修建,尤其是明清时期,将最初的土堤逐渐建成石堤,期间历时200多年历史,目前洪泽湖大堤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那个时期建成如此的防水工程,堪称奇迹。
特别是洪泽湖大堤的直立式石工墙,据介绍是用多达6万多块千斤重的石块以及糯米石灰浆浇筑而成,整体规模统且做工精细,其工艺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使得淮河下游免于水患,有“水上长城”的美誉。
站立堤头极目望去,岸边树木葱郁的绿植,构成了防御水患的重要天然屏障,更远处则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洪泽湖, 风从湖里拂面而来,秋天的凉意让人顿觉舒爽。
在洪泽湖畔还建有许多座休闲打卡的地方,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观湖,增加了趣味性。如果来到江苏或者淮安旅游,洪泽湖记得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下如今洪泽湖的魅力。
在淮安洪泽湖大堤最南端有这样一个古镇,她依湖而建,面朝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拥有旖旎的湖滨风光;她虽不属于江南,却有着胜似江南的清丽婉约;她历史悠久,康熙、乾隆都曾巡游至此;她美食众多,其中的鱼圆更是被乾隆帝誉为“天下第一美食”……她就是淮安市的南大门蒋坝·河工风情小镇。
古镇蒋坝,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地处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东岸、洪泽湖大堤最南端。蒋坝的历史非常悠久,与著名的洪泽湖大堤一样始建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所以蒋坝也是一座因造堤而建而兴的镇子,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人以水为伴、以水为生,以不屈不挠的姿态守护着这里。
蒋坝镇所处位置是苏北地区水陆交通咽喉之地,淮河南下的船只经由此地驶入长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而且历代的治水官员皆驻扎在这里,康熙、乾隆也曾游历至此,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繁华的镇子,有“三街六市、十里听响、五里停舟”的说法,因此蒋坝也有着“苏北小南京”的美誉。
历史上的蒋坝镇古迹众多,拥有洪泽湖大堤、古刹城隍庙、兴隆寺、耿七公庙、魁星阁,古牌坊、古官道、古炮台、信坝碑等历史遗迹,可惜的是这些历史遗迹大多毁于兵火,仅留下洪泽湖大堤守护着这片土地。关于蒋坝历史的记忆如今封存在“蒋坝记忆馆”中,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目前这些历史遗迹也在逐渐恢复之中。
在蒋坝记忆馆中详细记载着蒋坝镇的历史岁月,陈列有最初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以及当地渔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蒋坝镇的渔网具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规模就几乎人家,后来逐渐遍布整个镇子,在2004年被授予“富民兴淮建功立业”集体二等功的荣誉。
如今的蒋坝镇经过重建后,更是华丽蝶变而成河工风情小镇,一跃而成洪泽湖畔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漫步古镇,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汤鱼圆”的卡通形象,造型活泼可爱,是小镇中独特的一景。
鱼圆是蒋坝一绝、小镇子上最知名的特色美食,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人爱吃鱼圆更是有这样一个民谣:“蒋坝鱼圆光又圆,吃在嘴里鲜又嫩,夹在筷子上颤巍巍,掉在地上碎如银”,堪称菜中一奇葩,所以来到蒋坝古镇一定要尝一尝这里的酸汤鱼圆,味道非常的鲜美。
如今有许多重建的古镇,但相对来说蒋坝镇的复建给人的感觉更具特色,置身古镇的街巷角落,随处可见的飞檐斗拱,处处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文化风韵,一串串大红灯笼似乎一下子将人拉至当年那个古朴的小镇子中。
在小镇子有一个银杏广场,在广场一侧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历经200多年风霜雪月依然岿然屹立,守护着这座小镇子,成蒋坝镇标志性景点之一,特别是墙壁上涂鸦的深秋时的银杏大道。
一直以来对于银杏树都有一种特别的清素,特别是深秋时的银杏树,满树金黄,光芒在树叶间跳跃,时光重叠在枝叶之间。站立树下脚踩散落一地的金色树叶,整个人感觉轻飘飘地,沉醉在这迷人的秋色之中。
在蒋坝老街的尽头,还有一处地方不得不去,这里就是云沧海民宿,一座红砖垒砌的椭圆形大门就是云沧海的入口,与蒋坝镇中的粉墙黛瓦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具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
我也曾住过不少的民宿,有数百年的老宅改建而成的民宿,也有新建的房屋但装修古色古香。但云沧海给我的感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这里是由一栋栋即将废弃的民居改建而成,门前花团锦簇院落瓜果飘香,名字间透露着一股江湖气息,民宿入口处用红砖垒砌的建筑也是格外的美,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
云沧海民宿所处位置地势明显低于洪泽湖大堤,梯阶两旁是种植着蔬菜瓜果的田地,拥有田园般诗意的风景。这里的房子与重建后的蒋坝白墙灰瓦建筑有着明显的不一样,随处可见的红砖房屋,给人的感觉更具人间烟火气息。
云沧海的前身是一栋栋居民房,由于蒋坝镇的重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搬迁至新房子,遗留在这里的房屋也被荒废闲置了下来。后来,当地一位澳大利亚华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后,将原本废弃的民房在保留最初风貌的前提下进行了改造设计,耗巨资打造而成了如今如诗如画般的琨华·云沧海民宿。
漫步小巷子中,如果不对你说这里是民宿也许你根本就不会有所发觉,这也是当时建造民宿的初衷,不会改变这里的环境,而是将环境融入到民宿中、生活中,让来到这里的人可以真正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身心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感。
建成民宿后,当地居民也开心了,原本这里就是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不忍看到这里的房屋荒废而破败坍塌,如今的房屋不仅更美了,院落墙头上瓜果飘香、鲜花盛开,而且还有了一定的价值,自然怡悦开来。
据悉,云沧海民宿一共拥有7个院落7种风情,占地3000多平方米,而且每一个院落景致也不尽相同,或以农耕文化、竹韵文化为主题,或以渔家文化、河工文化为主题,亦或当地特色饮食文化为主题的院落等,基本上都是取自当地文化与自然元素而设计打造,让来者可以体验到独特的乡村生活,感受乡情、记住乡愁。
院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十分精致简洁,一排红砖点缀在窗台之上,格外的惹眼而又与周边环境非常融合,一旁是竹影婆娑,充满了禅意,住在这里的人又怎能不心静呢。如今的民宿越来越多,但大多忘记了初心而变得商业气息浓郁,反倒不如简简单单。
每天坐在院落中晒晒太阳、喝喝茶,这样的闲适生活谁又不向往呢?我曾经也有一个梦想,未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有一个大大的院落,院落内布满盆栽,再种植一些瓜果蔬菜,约上三五好友或志同道合之士,聊天品茶,这样的日子该是多么的惬意!
据当地原房主说,自从民宿开张以来,就吸引周边非常多的居民及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节假日或周末,来此住宿的游客非常多,甚至有一房难求的情况出现。如今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烦恼让很多人越来越渴望闲适宁静的生活,而云沧海正满足了这一需求。
金湖水上森林公园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目前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银涂镇,金湖县是淮安市下辖县,江苏省人口最少的县。整个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大1.2万亩,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公园、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生态林之一,是周边游客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好地方,且非常适合亲子游,小孩子对这样的地方简直没有一点抵抗力。
其前身是嵇圩林场,嵇圩林场始建于1983年,当时拥有人工造林面积1万多亩,水面500多亩,为苏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很难想象,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曾是一片柴滩,随处都是生长着的芦苇,后来由于淮河入江水系改动,茂密的芦苇逐渐退化了下来,与现在所看到的景象完全是两个画面。
如今的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拥有5000多亩水杉林、3000多亩芦苇荡,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树木葱郁、空气非常清新,茂密的丛林成为了鸟类的生长天堂、葱郁的芦苇荡也为水生动物、喜阴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也有“天然氧吧、鸟类天堂”的美誉,完美栓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景区内,还有一条森林小火车轨道,轨道为窄轨设计,一辆造型可爱活泼的托马斯小货车行驶在这条长1.4千米的轨道之上,森林小火车一共有3节车厢,每个车厢可乘坐18人,由景区入口处开放“清境江湖”站。
小火车单程行驶大约10分钟,中途行驶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方便大家观看四周的风景,特别是小火车徐徐开向水杉林之中时,也是最美的一段,两侧是高大挺拔的杉树,好似一列列欢迎大家的仪仗队,深入密林之中更给人一种绿野仙境的错觉。
下来后便来到了“清境江湖”,眼前一桩桩木屋零星分布于一片花海之中,这一桩桩木屋分别代表着“一个江湖”,有“江湖在何方,江湖就在身边”的寓意,置身此处,远离社会的喧嚣,有的只是酒与江湖的故事。如果可以航拍这些木屋建筑应该更好看,黄色的房屋与绿色及五颜六色的花朵遥相呼应又相得益彰。
小木屋中心还有一处水池,水池被用作“喊泉”,如果内心有烦恼、有不顺心的事情,不妨大吼一嗓子,让烦恼随着水柱的渐渐升高而远离自己,烦恼远去,彩虹乍现,心情自然怡悦开来。
来到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乘坐竹筏那是一定要体验的,在这片茂密的水杉林下是一处处水系丰富的河道,乘坐竹筏全程大约30分钟,清风徐徐拂面而来,如今天气已经非常凉爽了,在这里则更为凉爽,非常的惬意舒服。
竹筏缓慢穿行在水杉林间,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水杉,一列列延伸向远方,抬头望向天际,两侧的茂密的水杉林中间像极了两座山之间的一线天景观,非常的壮观震撼,难怪有人曾将这里誉为“水上兵马俑”,一棵棵挺拔的水杉犹如一座座兵马俑一样守护着这里。
随之而去的一片水杉林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一条绿道贯穿水杉林,两侧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水杉林,而水杉林下满眼的绿色格外引人注目,水池由于长时间处于水杉林下早已被绿苔所覆盖,远远望去,犹如平地一般。
在这片水杉林中木栈道铺设其中,曲折往返犹如迷宫一般, 而那水上漂浮着的绿色生物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鲜艳翠绿,格外养眼,此时用“绿野仙境”形容也不为过。
这里还有一个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万佛朝宗。这也是有原因的,一般树木生长树根都是往地下伸长,而这里的则不同,树根会穿过地表露出水面生长,这些露在水面上的树根被称为“气根”,用于杉树的气体交换,不然水杉也是无法生长在水中的。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雨水较多,露在水面上的树根大多被水面所覆盖而看不到,但这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影响到杉树的生长,因为气根本身质地比较疏松,内部的通气组织之间的孔洞都是互相连接的,即使淹没在水里也不会窒息而死。 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对于环境的适应是多么的强大。
荷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种,其历史也是非常之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相关的栽培记载。可以说荷花全身都是宝,荷叶和荷花可入药,莲子和藕又可食用,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赋诗赞誉荷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赞誉荷花的高尚品格,更是以此来用于比喻人的高尚。
荷花最佳的观赏时间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很多地方许多可以观赏荷花的地方,但若要找一处既可以观赏荷花又能全面的了解荷花文化的地方,那则非淮安金湖荷花荡莫属,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荷花园。
金湖荷花荡位于淮安市金湖县东南的闵桥镇横桥乡、坐落于美丽的高邮湖畔,高邮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荷花种植史,整个荷花荡景区占地1.2万亩,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连绵不断,其荷花品种更是多达300余种,世界上的竞品荷花品种在这里都可以看到,目前荷花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不过,由于我们是九月初来的这里,并非最佳观赏时期,大多数绽放荷花早已凋零而变成一个个颗粒饱满的莲蓬,屹立于荷叶之间,倒也是另外一番美景,依然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再过不久荷叶凋零,又是丰收莲藕的季节。
在这万亩荷花中间有一个广场,广场中耸立着“荷花仙子”的雕塑,雕塑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是荷花荡景区的形象标志,只见荷花仙子面带笑容、微微低头,整体造型神态轻盈、飘然若仙,关于荷花仙子在高邮当地还有一个比较凄惨的传说,基本上当地人都知晓。
荷花仙子广场一旁有一条长1400多米的绿色长廊,长廊上主要种植了紫藤和葡萄,非常的茂密,将整个长廊装扮得犹如一条爱情隧道一般,漫步走廊之中,夹杂着荷香的微风拂面而来,非常的凉爽舒服,秋天就是这般舒爽惬意。
荷花荡的前身是万亩水田,由于这里处于高邮湖的西北侧,位置比较偏僻,于是后来种植了这万亩且品种多样的荷花园,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荷花荡。置身荷花荡之中,满眼的绿色非常养眼,虽然大部分荷花已经凋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观赏的心情。
金湖荷花荡内的荷莲品种多达300多种,要知道荷莲品种全世界一共才1000多种,而且这300多种荷花中不乏精品,比如大红袍、观音莲、红领巾等品种的荷花,甚至于这里还有一种太空莲,太空莲的种子曾搭乘火箭遨游过太空,开出来的花也要比普通的大上不少,每年都吸引有100多万人来到这里欣赏。
在这万亩荷花园的中心地带还有一座荷文化体验馆,这里是了解、学习荷文化的地方,有“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的美誉。走进馆内,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白色荷花的雕塑,造型栩栩如生。
整个场馆最精彩的当属观荷区,不过这里观赏的并非真正的荷花,而是通过声光电的效果呈现到人们眼前,描述的是荷花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景象,这里也是我国唯一一处数字智能化荷文化体验园。
三天的淮安行程非常丰富,几乎将淮安最具特色的景点和美食皆有打卡,当然淮安所拥有的景点并非这些,还有许多许多,同时也期待着下次再来淮安~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看起来是一个吃住玩都很不错的地方~~感谢资源分享
想去尝尝当地人的美食
很多东西都保留得很好
很美的城市 想去走走看看
古镇真好
秋日荷花别样美
走进古镇宛若穿越了时光隧道
什么季节去最好呢
淮安推荐玩几天
很有魅力的城市想去看看
美丽的古镇古色古香
美丽的城市总是给人美好的感觉。
还没去过这里
吴承恩故居
那么多风景
群都是美丽
太多美丽了
历史上的淮安
我遇见了你
都好好的家
感受到了历史 看到了生活
很有文化的城市
秀丽的古镇
原来周总理的故居在淮安啊
喜欢那种安静惬意的古镇
这也是魅力之都
夜景超美的
之前都没注意到的城市,也可以这么美
墙壁上的画真的很符合江南的风格 画的很棒
不得不说 在这里穿上古装 是个不错的选择
建有一座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
很有特色的地方
安静舒适的古镇
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中国运河之都
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依旧前行!
穿上汉服和走一走,拍照特好看
古运河依旧源远流长
美食很丰盛。
感觉很不错的样子
体验中国古文化
美丽的自然景观
还问你了么
原来运河之都是这样
有美丽的中国运河之都
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
古色古香的小镇
荷花很好看
看到一只狸花猫
古朴的石板路
请点击举报理由